荡然无存的成语故事

拼音dàng rán wú cún
基本解释。原有的物体像被洗涮掉一样完全不复存在。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毁坏或失去。
出处唐 白居易《议碑碣词赋》:“著诚去伪,小疵小弊,荡然无遗矣。”
暂未找到成语荡然无存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荡然无存)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零光片羽 | 黄远庸《记者眼光中之孙中山》:“其所对北京内外记者所言,皆不过此三种政策之零光片羽,盖孙先生之乐观主义如此。” |
褒善贬恶 | 宋 邵博《闻见后录》第21卷:“惟有三四寸竹管子,向口角头褒善贬恶,使善人贵、恶人贱,善人生、恶人死,须是由我始得。” |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 谢扶民《壮族人民优秀的儿子韦拔群》:“仇人相见,分外眼红,于是双方的随员就对打起来了。” |
鸿儒硕学 | 《晋书·儒林传序》:“鸿儒硕学,无乏于时。” |
水中捞月 | 元 杨景贤《刘行道》三:“恰便似沙里淘金,石中取火,水中捞月。” |
吴头楚尾 | 宋·王象之《舆地纪胜》:“《职方乘序》:‘吴头楚尾。’” |
室迩人遥 | 宋·苏轼《次韵刘贡父所和忆持国》:“颜红底事发先白,室迩何妨人自遥。” |
精明强干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3回:“况且随带的那些司员,又都是些精明强干、久经审案的能员,那消几日,早问出许多贼款来。” |
圆凿方枘 | 战国 楚 屈原《楚辞 九辩》:“圆凿而方枘兮,吾知其龃龉而难入。” |
诸如此类 | 晋 葛洪《抱朴子》:“诸如此类,不可具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