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言蜜语的成语故事


甜言蜜语

拼音tián yán mì yǔ

基本解释说的话像蜜糖一样甜。比喻动听而骗人的话。

出处《敦煌变文集 捉季布传文》:“季布得之心中怕,甜言蜜语却安存。”


甜言蜜语的典故

唐玄宗时期,宰相李林甫是一个老奸巨猾而又阴险毒辣的人,他表面上装得十分忠厚和善,说话总是甜言蜜语,经常是暗藏毒计,被他陷害的人还认为他够义气。凡是唐玄宗信任的人,他总是去巴结、离间,背后进行打击报复。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甜言蜜语)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趁火打劫 清 颐瑣《黄绣球》第三回:“这一天见来的很是不少,黄通理更代为踌躇,怕的是越来越多,容不下去,而且难免有趁火打劫,顺手牵羊的事。”
鼠凭社贵 南朝 梁 沈约《恩幸传论》:“曾不知鼠凭社贵,狐藉虎威,外无逼主之嫌。”
先声夺人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二十一年》:“军志有之:先人有夺人之心,后人有待其衰。”
有去无回 柯岗《逐鹿中原》第11章:“反而成了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了!”
同室操戈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郑玄传》:“康成入我室操吾矛以伐我乎?”
慌里慌张 老舍《假若我有那么一箱子画》:“因为伯龙就是那么个一天到晚慌里慌张的人,这个脚朝天的图章正好印上了他的人格。”
捞一把 刘知侠《铁道游击队》第五章:“他就想再捞一把,可是越捞越深。”
心急如焚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17回:“我越发觉得心急如焚,然而也是没法的事,成日犹如坐在针毡上一般。”
语重心长 清 洛日生《海国英雄记 回唐》:“叹别离苦况,转忘了母亲的语重心长。”
民不畏死 《老子》第七十四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