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恶相济的成语故事


同恶相济

拼音tóng wù xiāng jì

基本解释同恶:共同作恶的人;济:助。坏人互相勾结,共同作恶。

出处汉 潘勗《册魏公九锡文》:“马超、成宜,同恶相济。”


暂未找到成语同恶相济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同恶相济)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穷年累世 《荀子 荣辱》:“然而穷年累世,不知不足,是人之情也。”
节用裕民 荀况《荀子 富国》:“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臧其余。”
自己人 钱钟书《围城》:“自己人之间,什么臭架子、坏脾气都行;笑容愈亲密,礼貌愈周到,彼此的猜忌或怨恨愈深。”
漏洞百出 姚雪垠《<歧路灯>序》:“我们从《歧路灯》中感到亲切的部分往往不是道貌岸然的人物,而是各种世俗人物,同时也看出来封建礼教和制度的漏洞百出。”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谢扶民《壮族人民优秀的儿子韦拔群》:“仇人相见,分外眼红,于是双方的随员就对打起来了。”
一文不名 西汉 司马迁《史记 佞幸列传》:“竟不得名一钱,寄死人家。”
不得而知 唐 韩愈《争臣论》:“故虽谏且议,使人不得而知焉。”
折臂三公 唐·刘禹锡《秘书崔少监坠马长句因而和之诗》:“上车著作应来问,折臂三公定送方。”
己溺己饥 语出《孟子·离娄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
目不斜视 清 李汝珍《镜花缘》:“都是目不斜视,俯首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