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形于色
词语解释
义形于色[ yì xíng yú sè ]
⒈ 正义之气显现于神色。也指义愤的心情显露在脸上。
英with indignation written on one's face; one's face shows no compromise with evil;
引证解释
⒈ 正义之色现于颜面。
引《公羊传·桓公二年》:“孔父 正色而立於朝,则人莫敢过而致难於其君者, 孔父 可谓义形於色矣。”
何休 注:“内有其义而外形见於颜色。”
《三国志·吴志·张昭传》:“昭 每朝见,辞气壮厉,义形於色,曾以直言逆旨,中不进见。”
鲁迅 《花边文学·论秦理斋夫人事》:“倘使对于黑暗的主力,不置一辞,不发一矢,而但向‘弱者’唠叨不已,则纵使他如何义形于色,我也不能不说--我真也忍不住了--他其实乃是杀人者的帮凶而已。”
国语辞典
义形于色[ yì xíng yú sè ]
⒈ 语出指心怀正义愤慨而流露在脸上。也作「义形于色」。
引《公羊传·桓公二年》:「孔父正色而立于朝,则人莫敢过而致难于其君者,孔父可谓义形于色矣。」
《三国志·卷六一·吴书·陆凯传》:「定大恨凯,思中伤之,凯终不以为意,乃心公家,义形于色,表疏皆指事不饰,忠恳内发。」
《文明小史·第二五回》:「大家诺诺连声,义形于色,又痛骂一回云南官府,方才各散。」
反不露声色
※ "义形于色"的意思解释、义形于色是什么意思由用词通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最近反义词查询:
急匆匆的反义词(jí cōng cōng)
遥遥无期的反义词(yáo yáo wú qī)
疏导的反义词(shū dǎo)
扩充的反义词(kuò chōng)
创作的反义词(chuàng zuò)
贷方的反义词(dài fāng)
也许的反义词(yě xǔ)
不要的反义词(bù yào)
失调的反义词(shī tiáo)
人才的反义词(rén cái)
战胜的反义词(zhàn shèng)
动身的反义词(dòng shēn)
起身的反义词(qǐ shēn)
过时的反义词(guò shí)
单衣的反义词(dān yī)
取经的反义词(qǔ jīng)
废物的反义词(fèi wù)
截然不同的反义词(jié rán bù tóng)
一定的反义词(yī dìng)
死气沉沉的反义词(sǐ qì chén chén)
产生的反义词(chǎn shēng)
开幕的反义词(kāi mù)
温暖的反义词(wēn nuǎn)
飞速的反义词(fēi sù)
至善的反义词(zhì shàn)
更多词语反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