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牍
词语解释
公牍[ gōng dú ]
⒈ 公文。指官方的记载、文告等。
引证解释
⒈ 公文。
引宋 程大昌 《演繁露续集·误助》:“今人有复名而单书一字者, 刘韶美 名 仪凤,守 蜀 郡,尝有公牘至省部,单书一 仪 字。”
清 薛福成 《出使四国公牍序》:“公牘之体:曰奏疏,下告上之辞也;曰咨文,平等相告也;其虽平等而稍示不敢与抗者,则曰咨呈;曰札文,曰批答,上行下之辞也。”
郑观应 《盛世危言·邮政上》:“凡朝廷之詔旨,臣工之章疏,本管之上下文移,隔省之关提、照会,统谓之公牘。”
章炳麟 《文学论略》:“以比类知源为要者,典章是也;以便俗致用为要者,公牘是也。”
鲁迅 《华盖集·答KS君》:“倘要开头,他们还得有一个更通古学,更长古文的人,才能胜对垒之任,单是现在似的每周印一回公牍和游谈的堆积,纸张虽白,圈点虽多,是毫无用处的。”
⒉ 指官方的记载、文告等。
引姚华 《论文后编·源流》:“无韵之作随其所志,各自成名,大抵公牘私著,两别而已。公牘变於《尚书》,私著畅於诸子。”
国语辞典
公牍[ gōng dú ]
⒈ 公文。
近公函 公文 文移
最近近义词查询:
隐讳的近义词(yǐn huì)
接触的近义词(jiē chù)
自命的近义词(zì mìng)
正义的近义词(zhèng yì)
严重的近义词(yán zhòng)
给予的近义词(jǐ yǔ)
消耗的近义词(xiāo hào)
奋勇的近义词(fèn yǒng)
写作的近义词(xiě zuò)
传统的近义词(chuán tǒng)
舒服的近义词(shū fú)
保密的近义词(bǎo mì)
作为的近义词(zuò wéi)
力量的近义词(lì liàng)
运用的近义词(yùn yòng)
主顾的近义词(zhǔ gù)
抵触的近义词(dǐ chù)
胡同的近义词(hú tóng)
尽头的近义词(jìn tóu)
指正的近义词(zhǐ zhèng)
必定的近义词(bì dìng)
延续的近义词(yán xù)
失业的近义词(shī yè)
或许的近义词(huò xǔ)
壮年的近义词(zhuàng nián)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
相关成语
- yàng jī样机
- tiáo kǎn调侃
- cí jiǎn yì gāi辞简义赅
- dīng líng丁玲
- jié zhǐ截止
- shēng qì bó bó生气勃勃
- shè huì dì wèi社会地位
- cǎo tú草图
- zhū cǎo朱草
- jì mò寂默
- shè jì社祭
- xié shāng协商
- bǎi hé kē百合科
- lù shù路数
- shǔ cǎo gǎo属草稾
- dòng yuán动员
- xīn jī心机
- dà tóng jiāng大同江
- pū píng铺平
- zhòng zhèng众正
- yǔ zhòng bù tóng与众不同
- fù shí pǐn副食品
- rì shí日食
- jìn shuō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