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范景仁游洛中
[宋代]:苏轼
小人真闇事,闲退岂公难。
道大吾何病,言深听者寒。
忧时虽早白,住世有还丹。
得酒相逢乐,无心所遇安。
去年行万里,蜀路走千盘。
投老身弥健,登山意未阑。
西游为樱笋,东道尽鹓鸾。
杖履携儿去,园亭借客看。
折花斑竹寺,弄水石楼滩。
鬻马衰怜白,惊雷怯笑韩。
藓书标洞府,(欧阳永叔尝游嵩山,日暮,于绝壁上见苔藓成文,云神清之洞。
明日复寻,不见。
)松盖偃天坛。
试与刘夫子,重寻靖长官。
(刘几云:曾见人嵩山幽绝处,眼光如猫,意其为靖长官也。
)
小人真闇事,閑退豈公難。
道大吾何病,言深聽者寒。
憂時雖早白,住世有還丹。
得酒相逢樂,無心所遇安。
去年行萬裡,蜀路走千盤。
投老身彌健,登山意未闌。
西遊為櫻筍,東道盡鹓鸾。
杖履攜兒去,園亭借客看。
折花斑竹寺,弄水石樓灘。
鬻馬衰憐白,驚雷怯笑韓。
藓書标洞府,(歐陽永叔嘗遊嵩山,日暮,于絕壁上見苔藓成文,雲神清之洞。
明日複尋,不見。
)松蓋偃天壇。
試與劉夫子,重尋靖長官。
(劉幾雲:曾見人嵩山幽絕處,眼光如貓,意其為靖長官也。
)
唐代·苏轼的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 苏轼的诗(2851篇) 〕
元代:
袁桷
神骏飘飘得自閒,天池飞跃下尘寰。青丝络首谁收得,留与春风十二闲。
神駿飄飄得自閒,天池飛躍下塵寰。青絲絡首誰收得,留與春風十二閑。
宋代:
张侃
达人胸次与天宽,到处浮家得细看。满盌莼丝浮碧色,不妨邀客话儒酸。
達人胸次與天寬,到處浮家得細看。滿盌莼絲浮碧色,不妨邀客話儒酸。
唐代:
陈元光
迅烈驱黎瘴,委蛇陡翠微。汉宫尘漠漠,随社黍离离。
圣远津稀问,蟾升树亦辉。晨昏童冠浴,夜静士民嬉。
迅烈驅黎瘴,委蛇陡翠微。漢宮塵漠漠,随社黍離離。
聖遠津稀問,蟾升樹亦輝。晨昏童冠浴,夜靜士民嬉。
明代:
张吉
拜相后先公与马,公多容色马多忧。若更庆历为元祐,公亦须忧到死休。
拜相後先公與馬,公多容色馬多憂。若更慶曆為元祐,公亦須憂到死休。
清代:
杨玉衔
草草庖厨着意莹。盘盎寒生。携锄种菜荒田,认桂枝、量记窗棱。
少年无赖事,回首分明。老觉岩阿有旧盟。鹤友猿朋。
草草庖廚着意瑩。盤盎寒生。攜鋤種菜荒田,認桂枝、量記窗棱。
少年無賴事,回首分明。老覺岩阿有舊盟。鶴友猿朋。
元代:
冯子振
逃吴辞楚无家住。解宝剑赠津父。十年间隶越鞭荆,怒卷秋江潮雨。
想空城组练三千,白马素车回去。又逡巡月上波平,暮色在烟光紫处。
逃吳辭楚無家住。解寶劍贈津父。十年間隸越鞭荊,怒卷秋江潮雨。
想空城組練三千,白馬素車回去。又逡巡月上波平,暮色在煙光紫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