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诚无上人还洞山文禅师席下
[宋代]:释道潜
上人妙齿遗樊笼,嗜好岂与稠人同。岩栖水饮有馀裕,期以至道超鸿蒙。
少林人亡仅千载,末路鼓舞谁为雄。江西老褐真望士,蚁趋云合争所从。
羡君伏役事且久,诚专志苦迷春冬。心珠磨错稍精莹,彷佛水月含冲融。
去岁扁舟下吴会,溪山胜践情所钟。芒鞋竹杖霜露入,始知节物徂秋风。
朝来兴尽挽不住,翻然又逐南征鸿。它年相逢定庐岳,与子终老巢云松。
上人妙齒遺樊籠,嗜好豈與稠人同。岩栖水飲有馀裕,期以至道超鴻蒙。
少林人亡僅千載,末路鼓舞誰為雄。江西老褐真望士,蟻趨雲合争所從。
羨君伏役事且久,誠專志苦迷春冬。心珠磨錯稍精瑩,彷佛水月含沖融。
去歲扁舟下吳會,溪山勝踐情所鐘。芒鞋竹杖霜露入,始知節物徂秋風。
朝來興盡挽不住,翻然又逐南征鴻。它年相逢定廬嶽,與子終老巢雲松。
唐代·释道潜的简介
释道潜,本名昙潜,号参寥子,赐号妙总大师。俗姓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续骫骳说》)。一说姓何,于潜(今浙江临安西南)人(《咸淳临安志》卷七○)。幼即出家为僧,能文章,尤喜为诗。与苏轼、秦观友善,常有倡和。哲宗绍圣间,苏轼贬海南,道潜亦因诗获罪,责令还俗。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曾肇为之辩解,复为僧。崇宁末归老江湖。其徒法颖编有《参寥子诗集》十二卷,行于世。
...〔
► 释道潜的诗(388篇) 〕
唐代:
宋之问
贵藩尧母族,外戚汉家亲。业重兴王际,功高复辟辰。
爱贤唯报国,乐善不防身。今日衣冠送,空伤置醴人。
金精何日闭,玉匣此时开。东望连吾子,南瞻近帝台。
貴藩堯母族,外戚漢家親。業重興王際,功高複辟辰。
愛賢唯報國,樂善不防身。今日衣冠送,空傷置醴人。
金精何日閉,玉匣此時開。東望連吾子,南瞻近帝台。
宋代:
陈渊
谁家多竹门可款,临要阁前沙岸傍。谩道薰风能解愠,正应苍玉自生凉。
誰家多竹門可款,臨要閣前沙岸傍。謾道薰風能解愠,正應蒼玉自生涼。
宋代:
朱熹
凌兢度三峡,窈窕复一原。绝壁拥苍翠,奔流逝潺湲。
闻昔避世人,寄此茅三间。壮节未云远,高风杳难攀。
淩兢度三峽,窈窕複一原。絕壁擁蒼翠,奔流逝潺湲。
聞昔避世人,寄此茅三間。壯節未雲遠,高風杳難攀。
清代:
缪公恩
人愁冬夜寒,我爱冬夜永。尘事白昼纷,意念深宵静。
默默一编书,荧荧一镫影。无殊平旦时,令人发清省。
人愁冬夜寒,我愛冬夜永。塵事白晝紛,意念深宵靜。
默默一編書,熒熒一镫影。無殊平旦時,令人發清省。
唐代:
伍乔
僻居虽爱近林泉,幽径闲居碧藓连。向竹掩扉随鹤息,
就溪安石学僧禅。古琴带月音声亮,山果经霜气味全,
多谢故交怜朴野,隔云时复寄佳篇。
僻居雖愛近林泉,幽徑閑居碧藓連。向竹掩扉随鶴息,
就溪安石學僧禅。古琴帶月音聲亮,山果經霜氣味全,
多謝故交憐樸野,隔雲時複寄佳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