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子瞻次孙觉谏议韵题郡伯闸上斗野亭见寄
[宋代]:苏辙
扁舟未遽解,坐待两闸平。
浊水污人思,野寺为我清。
昔游有遗咏,枯墨存高甍。
故人独未来,一樽谁与倾。
北风吹微云,莫寒依月生。
前望邦沟路,却指铁瓮城,茅檐卜兹地,江水供晨烹。
试问东坡翁,毕老几此行。
奔驰力不足,隐约性自明。
早为归耕计,免惭老僧荣。
〈僧荣,斗野主人也。
子瞻将卜居丹阳蒜山下,此亭正当归路,故云尔。
〉
扁舟未遽解,坐待兩閘平。
濁水污人思,野寺為我清。
昔遊有遺詠,枯墨存高甍。
故人獨未來,一樽誰與傾。
北風吹微雲,莫寒依月生。
前望邦溝路,卻指鐵甕城,茅檐蔔茲地,江水供晨烹。
試問東坡翁,畢老幾此行。
奔馳力不足,隐約性自明。
早為歸耕計,免慚老僧榮。
〈僧榮,鬥野主人也。
子瞻将蔔居丹陽蒜山下,此亭正當歸路,故雲爾。
〉
唐代·苏辙的简介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 苏辙的诗(1499篇) 〕
宋代:
陈造
君如绿耳抹流沙,躞蹀追风不待挝。
缀葺曾童楚山竹,燕游行插曲江花。
君如綠耳抹流沙,躞蹀追風不待撾。
綴葺曾童楚山竹,燕遊行插曲江花。
宋代:
刘宰
六树庭前过屋山,一枝仙桂许高攀。
风云有幸逢千载,里社应先庛万间。
六樹庭前過屋山,一枝仙桂許高攀。
風雲有幸逢千載,裡社應先庛萬間。
宋代:
刘克庄
君子防微谨,嫌疑远未然。从来纳履处,不傍种瓜田。
樊圃芸初熟,耕畦瓞已绵。黄台虽可摘,东郭未尝穿。
君子防微謹,嫌疑遠未然。從來納履處,不傍種瓜田。
樊圃芸初熟,耕畦瓞已綿。黃台雖可摘,東郭未嘗穿。
宋代:
蒲宗孟
想到零陵日,高歌足解颜。乡闾接营道,风物近庐山。
万石今兴废,三亭谁往还。不知零与永,二郡孰安閒。
想到零陵日,高歌足解顔。鄉闾接營道,風物近廬山。
萬石今興廢,三亭誰往還。不知零與永,二郡孰安閒。
宋代:
张侃
一九才过二九来,见人相唤袖难开。外头天色时时转,雪急因风缓缓回。
一九才過二九來,見人相喚袖難開。外頭天色時時轉,雪急因風緩緩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