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苏轼的诗 > 东湖

东湖

[宋代]:苏轼

吾家蜀江上,江水绿如蓝。

尔来走尘土,意思殊不堪。

况当岐山下,风物尤可惭。

有山秃如赭,有水浊如泔。

不谓郡城东,数步见湖潭。

入门便清奥,怳如梦西南。

泉源従高来,随流走涵涵。

东去触重阜,尽为湖所贪。

但见苍石螭,开口吐清甘。

借汝腹中过,胡为目眈眈。

新荷弄晚凉,轻棹极幽探。

飘摇忘远近,偃息遗佩篸。

深有龟与鱼,浅有螺与蚶。

曝晴复戏雨,戢戢多于蚕。

浮沉无停饵,倏忽遽满篮。

丝缗虽强致,琐细安足戡。

闻昔周道兴,翠凤栖孤岚。

飞鸣饮此水,照影弄毵毵。

(此古饮凤池也。

)至今多梧桐,合抱如彭聃。

彩羽无复见,上有鹯搏aa12。

嗟予生虽晚,考古意所aa13。

图书已漫漶。

犹复访侨郯。

《卷阿》诗可继,此意久已含。

扶风古三辅,政事岂汝谙。

聊为湖上饮,一纵醉后谈。

门前远行客,劫劫无留骖。

问胡不回首,毋乃趁朝参。

予今正疏懒,官长幸见函。

不辞日游再,行恐岁满三。

暮归还倒载,钟鼓已aa4aa4(音谙)。

苏轼简介

唐代·苏轼的简介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 苏轼的诗(2851篇)

猜你喜欢

江行杂感 其一

清代王孙蔚

才离越岭又吴湄,寥落江湖忆故居。感愤千秋《鹦鹉赋》,雅骚一代《鹧鸪》诗。

篱栽黄菊知今是,路入桃花自古疑。乘兴莫停明月棹,辋川山色待王维。

日暮

清代夏曾佑

日暮江逾阔,秋深水不波。寒沙求食鸟,远浦挽船歌。

万物艰辛里,劳生感慨多。低回思作者,此意欲如何。

晓登定军山

吴德功

晓起登山陇,优游缓步行。日从峰隙漏,风自涧中生。

岚气千层润,岩泉一片清。纵观沧海外,帆影眼前呈。

和育王十二题·明月台

李覯

月色固无改,台基亦不坏。

嗟哉翫月人,古来谁更在。

晚饭太塘岭缘隐庵

清代曾尚增

太塘岭下好停车,小憩茅庵日已斜。藜苋尝来偏有味,鹪鹩随处可为家。

梦中云树迷千里,壁上烟岚识九华。最喜僧雏能解事,殷勤频献奥香茶。

艳曲十首 其十

明代胡应麟

渌水荡涟漪,江南日暮时。吴姬木兰棹,越女竹枝词。

恼杀横塘下,纷纷轻薄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