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宴悬圃二首
[唐代]:李治
羽盖飞天汉,凤驾越层峦。俱叹三秋阻,共叙一宵欢。
璜亏夜月落,靥碎晓星残。谁能重操杼,纤手濯清澜。
霓裳转云路,凤驾俨天潢。亏星凋夜靥,残月落朝璜。
促欢今夕促,长离别后长。轻梭聊驻织,掩泪独悲伤。
羽蓋飛天漢,鳳駕越層巒。俱歎三秋阻,共叙一宵歡。
璜虧夜月落,靥碎曉星殘。誰能重操杼,纖手濯清瀾。
霓裳轉雲路,鳳駕俨天潢。虧星凋夜靥,殘月落朝璜。
促歡今夕促,長離别後長。輕梭聊駐織,掩淚獨悲傷。
唐代·李治的简介
唐高宗李治(628年7月21日-683年12月27日),字为善,中国唐朝第三位皇帝(649—683年在位),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其母为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是嫡三子。贞观五年(631年)封为晋王,后因唐太宗的嫡长子皇太子李承乾与嫡次子魏王李泰相继被废,他才于贞观十七年(643年)被册立为皇太子。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即位于长安太极殿,开创了有贞观遗风的永徽之治。唐代的版图,以高宗时为最大,东起朝鲜半岛,西临咸海(一说里海),北包贝加尔湖,南至越南横山,维持了32年。李治在位34年,于弘道元年(683年)驾崩,年五十五岁,葬于乾陵,庙号高宗,谥号天皇大帝。
...〔
► 李治的诗(18篇) 〕
宋代:
释咸杰
一桡劈脑没遮攔,大海波涛彻底乾。
尽谓单传并直指,谁知总被祖师谩。
一桡劈腦沒遮攔,大海波濤徹底乾。
盡謂單傳并直指,誰知總被祖師謾。
宋代:
王存
倦宦归来故国春,北楼千尺绝飞尘。江山雄伟增人气,城壁萧条类此身。
眼底交游随物老,樽前歌舞逐时新。十年旧事无人问,目送斜阳下广津。
倦宦歸來故國春,北樓千尺絕飛塵。江山雄偉增人氣,城壁蕭條類此身。
眼底交遊随物老,樽前歌舞逐時新。十年舊事無人問,目送斜陽下廣津。
明代:
区大相
家住层城接御沟,承恩使越锦衣游。尺书入报明光殿,东尽扶桑看海流。
家住層城接禦溝,承恩使越錦衣遊。尺書入報明光殿,東盡扶桑看海流。
:
弘历
当年阶下有丰碑,持去谁将镇石为。闻是椓人留姓氏,长绳百尺拽诚宜。
當年階下有豐碑,持去誰将鎮石為。聞是椓人留姓氏,長繩百尺拽誠宜。
清代:
沈梧
山雨松风拂翠微,小桥流水掩柴扉。问君高世谁知己,酒伴吟朋半布衣。
山雨松風拂翠微,小橋流水掩柴扉。問君高世誰知己,酒伴吟朋半布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