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苏门下寄题雪浪石
[宋代]:晁补之
居庸灭烽惟留屯,时平更觉将军尊。
铃斋看雪拥衲坐,急鼓又报边城昏。
百壶高宴梨栗圃,千里未尽桑麻村。
天怜公老无以乐,一星飞堕从天门。
得无遗履榖城化,恐是吃草金华魂。
不然荆棘霜露底,兀然奇怪来无根。
女娲捣链所遗弃,奔潀尙有河汉痕。
岂其谋国坐不用,聊以永日宁复论。
跳梁不忧牧并塞,绥纳可使鱼游盆。
公归廊庙谁得挽,此石万古当长存。
居庸滅烽惟留屯,時平更覺将軍尊。
鈴齋看雪擁衲坐,急鼓又報邊城昏。
百壺高宴梨栗圃,千裡未盡桑麻村。
天憐公老無以樂,一星飛堕從天門。
得無遺履榖城化,恐是吃草金華魂。
不然荊棘霜露底,兀然奇怪來無根。
女娲搗鍊所遺棄,奔潀尙有河漢痕。
豈其謀國坐不用,聊以永日甯複論。
跳梁不憂牧并塞,綏納可使魚遊盆。
公歸廊廟誰得挽,此石萬古當長存。
唐代·晁补之的简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 晁补之的诗(759篇) 〕
元代:
方回
已学故学天隐说,多因误剃镜中头。
戏拈当日颜良案,两足何堪踏两舟。
已學故學天隐說,多因誤剃鏡中頭。
戲拈當日顔良案,兩足何堪踏兩舟。
清代:
吴敬梓
烟绡雾縠称丝绝,中含火齐光皎洁。鲸鱼鳞甲动蚖膏,秀华掩映管弦咽。
风流太守解组归,爱客开樽灯月煇。灭烛留髡客不去,不知门外雪霏霏。
煙绡霧縠稱絲絕,中含火齊光皎潔。鲸魚鱗甲動蚖膏,秀華掩映管弦咽。
風流太守解組歸,愛客開樽燈月煇。滅燭留髡客不去,不知門外雪霏霏。
:
金朝觐
万里尝辛苦,高堂尚倚门。白云何处远,青眼几人存。
迈迹昌宗祏,观光近帝阍。嗟予犹碌碌,十载事鸡豚。
萬裡嘗辛苦,高堂尚倚門。白雲何處遠,青眼幾人存。
邁迹昌宗祏,觀光近帝阍。嗟予猶碌碌,十載事雞豚。
明代:
王绂
泉声山色古今同,师去尤能继若翁。临别自惭无可赠,一枝聊为助清风。
泉聲山色古今同,師去尤能繼若翁。臨别自慚無可贈,一枝聊為助清風。
清代:
周翼椿
仄仄轻寒褪袷衣。清和天气夏来时。雨馀新绿连云暗,风过残红满院飞。
焚百和,理金徽。新词自咏送春归。春驹不识韶华去,犹逐馀香飐粉衣。
仄仄輕寒褪袷衣。清和天氣夏來時。雨馀新綠連雲暗,風過殘紅滿院飛。
焚百和,理金徽。新詞自詠送春歸。春駒不識韶華去,猶逐馀香飐粉衣。